您好,欢迎来到安徽华源医药采购网! [登录] [免费注册]

客户服务

19719688849

微信二维码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闻动态新闻资讯

中药有3种服法:未必都要趁热喝

发布时间:2014.04.01    来源:    查看次数:

喝中药,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趁热喝,药效才最好,其实这种做法是比较片面的。

中医认为,不仅疾病分寒性和热性,药物也分寒性和热性,假如把汤药根据药性热服或冷服,其治疗效果会更好。

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,一般有温服、热服和凉服3种方法。

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“温服”,即药物煎煮后立即滤出,在常温下晾至30℃~37℃时再喝,如艾附暖宫汤、补中益气汤、理中汤、四逆汤、小建中汤等。

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“热服”,并且可在服用后吃些热稀饭、喝些热水,以助药力,如附子、干姜、肉桂、7talks/p_36323_829.html" target="_blank">小茴香、人参、杜仲、鹿茸、狗脊等。

解毒、清热的药,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,则“冷服”效果更好,如白虎汤、清胃散、导赤散、清瘟败毒饮、六一散等汤剂。

总的来说,治疗热证(全身发热、口渴、大便干燥、小便短黄、口舌生疮等)的药可凉服,而治疗寒证(恶寒发热、无汗、腹冷痛、形寒肢冷、水肿等)的药宜热服,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温度。

在中药方剂中,还有个窍门,即叫做“汤”的,多数需要热服;而叫做“饮”的,多数需要凉服。

此外,还应根据服药季节及患者体质状况决定,如寒冷季节、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及久病体虚的患者宜将药液温服。